AI Overview是什麼?
AI Overview 是 Google 搜尋中的一項新功能,它會在搜尋結果頁面最上方,用 AI 自動幫你「整理出一段答案」,快速解答你的問題,直接斬斷精選摘要。
- 生成式摘要: 不是一般的精選摘要,而是 AI 理解查詢後,去整合你的問題資料與內容總結。
- 多來源整合: AI 會從多個高品質的網頁中提取相關資訊,並在摘要下方列出這些來源的連結,直接讓消費者不用往下找。
- 位置顯眼: 通常顯示在搜尋結果頁面的最頂端,也就是自然搜尋結果和廣告之前,所以我完蛋了。
- 針對複雜或需要整合資訊的查詢: 對於需要多個網站資訊來回答的複雜問題、比較查詢或需要快速總結的查詢,AI Overview 會特別快速有用。

AI Overview、AIO、SGE、GEO 是什麼?這三者有什麼差別?
小編這陣子被這些名詞搞到快昏頭了,但是不用緊張,其實差別上大同小異,想簡單一點就是都與 AI 有關。
名稱 | 全名/縮寫 | 是否官方稱呼? | 是否同一個東西? | 說明 |
---|---|---|---|---|
AI Overview | AI Overview | 是 Google 官方目前的正式名稱(2024年起使用) | ✅ 是 | 現在 Google 搜尋中的 AI 回答區塊,就叫這個 |
SGE | 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 | 是 Google 官方舊名稱 | ✅ 是 | 2023 年推出時的名稱,現已改為 AI Overview |
AIO | AI Overview(簡寫) | 非正式/大家常講縮寫 | ✅ 是 | 網路社群或行銷圈會簡稱為 AIO,但不是官方用語 |
GEO | 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 | 非 Google 官方名稱,但被 SEO 業界廣泛使用 | ❌ 不是 | 是 SEO 業界提出的新概念,用來指「針對 AI 搜尋結果進行優化」的做法(對象包含 AI Overview、ChatGPT、Perplexity 等 AI 引擎) |
- AI Overview = AIO = SGE(不同階段的稱法)
→ 都是指「Google 搜尋中,AI 自動產出的回答摘要區塊」
- GEO ≠ AI Overview
→ GEO 是 SEO 行銷圈用來描述「如何讓 AI 搜尋結果引用你的內容」的最新的優化方式
→ 對象不只限於 Google,也包含 ChatGPT、Bing、Perplexity 等
AI Overview對於SEO有什麼影響?
這也是今天主題,許多SEO人士都會說AI快速崛起的時代下,SEO是不是又要陣亡了?但早在十幾年前大家就已經討論過SEO會陣亡,但只能說會留下的人會留下,會陣亡的人早晚的問題而已,希望我不要陣亡~
1. 自然點擊率(CTR)下降
- AI Overview 在搜尋結果頂部直接顯示摘要答案,使用者可能不再點進網站
- 對「資訊型關鍵字」影響最大(例如:怎麼做、是什麼、有哪些)
影響: 即使你原本排在第1名,也可能因 AI 回答搶走注意力而流量下降,
這小編很有感,目前許多摘要都需要與人共享,還要看會不會被 AI 吃到
2. 被引用為「來源」仍有價值
- Google 會在 AI Overview 下方引用資訊來源(通常 2~5 個)
- 如果你的內容夠權威、原創、有結構,就有機會被選為 AI 的「引用來源」
好處: 增加曝光、信任感,有時甚至帶來高品質流量
但被AI吃到是有一定難度的,文章前三名不一定會被AI收錄(非多數,待觀察)
3. 搜尋意圖變得更重要
- AI 更擅長理解複雜問題與隱藏意圖
- SEO 不再只寫「關鍵字」,而是要「回答完整問題」
關鍵字研究也不只需要研究「人」的意圖了,連AI的意圖也需要研究,才會產生大家常聽到的GEO
4.結構化與語意優化變關鍵
AI 喜歡「結構清晰、語意清楚」的內容,例如:
- 有 H2/H3 標題分段
- 明確步驟、表格、FAQ
- 使用自然語言、避免關鍵字堆疊
不只要寫給人看也需要寫給機器看,但如果抓得關鍵字沒什麼重複性,內容也比較原創,被收錄到的機會還是偏高一點
策略 | 說明 |
---|---|
寫出有邏輯、有段落的長文 | AI 需要有條理的內容才能摘要你的文章 |
聚焦在「使用者意圖」 | 模擬人會怎麼問問題、怎麼想,寫出實用答案 |
增加權威性連結與資料來源 | 被 AI 引用的內容通常具備可信度與完整性 |
加強頁面架構(FAQ、清單、表格) | 幫助 AI 快速理解你文章的核心資訊 |
搭配 GSC、Google Trends,追蹤關鍵字變化 | 看哪些詞有 AI Overview 出現,調整內容方向 |
AI Overview 改變了搜尋邏輯,SEO 必須從「搶排名」→「成為 AI 回答的資訊來源」,這是SEO內容行銷的下一個戰場。
哪些搜尋才會出現AI Overview ?
其實不是所有問題都會出現 AI 資訊,Google 的設計也是有特別挑過的。
1.問題太敏感或 YMYL 類別(Your Money Your Life)
像是:
- 醫療診斷(「糖尿病初期症狀」、「隆乳後悔」)
- 金融建議(「買 ETF 好嗎」、「怎麼節稅」)
- 法律問題(「離婚監護權怎麼判」)
Google 對這類 會影響人身安全或財務決策的資訊 特別小心,有時選擇不顯示 AI Overview,以免誤導使用者就完蛋了。
2.某些查詢內容有爭議、複雜或立場問題
例如搜尋:
- 「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」
- 「疫苗是陰謀嗎」
- 「最佳投資方式是什麼」
Google 傾向避免用 AI 自動生成這類可能引發誤解或爭議的內容,因此可能選擇不顯示。
其實最主要就以上兩項搜尋不一定會出現AI,但目前絕大多數都會出現AI摘要囉